已步入冬日的北京,最近收获了几个难得的晴天。对于中国而言,这几天也再次传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福音。
11月12日,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。15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(简称《决定》)全文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建设生态文明,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、损害赔偿制度、责任追究制度,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,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
《决定》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,绝非无的放矢。
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的距离,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,却看不见你。”这是今年初北京出现“雾霾一月”时的打油诗。
如今,从华北到海南,举国上下,都已出现雾霾围城的景象。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,如雾里看花若隐若现,超过6亿人在重污染空气中呼吸和生活。
困扰国人的,不仅是雾霾。数据显示,2012年,10大流域中劣Ⅴ类水质比例占10.2%,61个重点湖(库)中24个劣于Ⅲ类标准;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%不达标;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%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……
污染与治理的矛盾,环境与经济的博弈,保护与发展的对峙……毋庸讳言,今天的中国,正处在生态环境矛盾的激化期。生态文明的地位,从未如此重要;建设生态文明,从未如此急迫。
“中国现在已处于重污染阶段,传统污染问题与新问题交织,是世界各国都没有遇到过的最复杂、最严重的环境问题。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,我们将面临巨大挑战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说。
中国的生态环境能否尽早改善?中国能否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?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在何方?
今时今日,我们不可能回到男耕女织的时代,也不可能用不开发来换取美丽中国。生态文明是在发展基础上的文明,一味强调环境保护,或者一味强调经济发展,都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。
最大的问题是发展,最大的难题也是发展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对立,但因为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制度设计,很多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。公众环保意识的落后、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乏、各种资源产权不明晰,也成为生态警钟“日日惊心”的重要原因。
近年来,院士、专家呼吁加强科学规划、制度先行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“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次文明,我国亟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这样表示。
“走生态文明之路,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和制度非常重要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说。
……
十八届三中全会的《决定》,恰好与众多院士、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声相呼应。从高层到民间,对于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,已然达成共识。
毫无疑问,加快建设科学、合理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,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常运转乃至成败。
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、生态保护红线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、生态补偿制度……党中央已经高屋建瓴、高瞻远瞩,为下一步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明方向。
以制度保护生态,以制度促进发展,以制度改善环境,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已然写就。
院士专家指出,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很多问题,其实是科学问题。
正因如此,近年来,国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,对科学相当重视。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中,科学家承担了大量任务,作出了很多贡献,提出了很多科学规划。
《决定》指出,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,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,对水土资源、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。
其中,“主体功能区制度”的出台,就离不开多名院士、专家的研究与论证。
早在“十一五”规划前期研究中,国家发改委就将探索功能区新规划的咨询任务委托给中科院。此后,孙鸿烈、郑度和陆大道三位院士牵头,历经多年调研与讨论,数易其稿。最终,院士专家们提供的科学方案大多被采纳。
而生态补偿制度的出台,也离不开李文华、王涛等院士的常年奔走与呼吁。当前神农架等地区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,也离不开院士们的努力,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。
“无规矩不成方圆。”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,制度的建设与规划将比以往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而未来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与执行,也离不开科学家的咨询,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导,更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。
比如,《决定》指出,要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范围,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,有序实现耕地、河湖休养生息……
而如何让退耕的林地更快恢复,如何确定污染严重的耕地范围,投入什么样的鱼种让河湖生态恢复,都需要科学家做更多的调研,需要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驾护航。
现实的呼唤、公众的期望、政府的信任——对于所有科研人员来说,更积极地参与生态文明制度的细化与执行,以更大的科研突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,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使命,也是一份不能推卸的责任。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,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,科学大有可为,科学家责无旁贷。